文档介绍:《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培优练习
.捉蒋一一英雄壮举,放蒋一一大局为重,送蒋一一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的人物是()
.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 一二。
.俗话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但其中第二次合作是外力迫 使的,这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主张
.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
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
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署
. 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
题为《冬夜题□口口口》的诗写道: “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
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 泪,何时两岸结新欢。” “口口□□”应是()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 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 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
选Co
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铁路,中国开始了局 部抗战,从1931年到1945年中共抗战胜利共十四年,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