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计算平均数3 冀教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计算平均数3 冀教版.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1/10/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计算平均数3 冀教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计算平均数3_冀教版
第 2 页
计算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 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第 3 页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
第 4 页
帮助,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探究新知
第 6 页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第 6 页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刚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从不相等到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第 7 页
师:刚刚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拟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第 8 页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拓展练****br/>1.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