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6、观潮 (2).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观潮 (2).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10/11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观潮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积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6、 观潮
计划课时
两课时
授课人
丁少侠
教学
内容
分析
《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6课。这是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2、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3、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

重点: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教具
学具
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词卡、相关资料






一、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
二、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
三、重点理解比喻句。
四、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备
一、板题示标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会写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一课《观潮》——(板题)大家知道吗?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受它。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倾听
读标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激发学****兴趣
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学****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三、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四、三读课文,要求流利
2、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边。
báo mēn háo
薄 雾 闷雷滚动 风 号 浪吼
三、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师:认识了生字以后,老师相信大家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