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温县美丽乡村项目说明书(黄庄).doc

格式:doc   大小:44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县美丽乡村项目说明书(黄庄).doc

上传人:endfrs 2021/10/11 文件大小:4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县美丽乡村项目说明书(黄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温县黄庄镇镇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焦作市温县黄庄镇镇区
项目申报部门:温县财政局
项目申报文号:
项目申报日期:二零一五年三月三日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情况 - 1 -
- 1 -
- 1 -
项目意义 - 1 -
- 3 -
- 3 -
- 3 -
- 4 -
- 4 -
- 5 -
- 5 -
- 6 -
- 6 -
第二章 项目可行性 - 7 -
- 7 -
- 7 -
- 7 -
- 8 -
- 9 -
- 9 -
第三章 项目实施内容 - 11 -
- 11 -
- 12 -
第四章 项目资金来源 - 13 -
第五章 附件 - 14 -
附图 - 14 -
第一章 综合情况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根据财政部《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和《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豫财农改〔2013〕27号)要求,现就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动各县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美丽黄庄、生态黄庄、和谐黄庄”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焦作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促进美丽中原建设。
项目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温县镇区是省级生态村,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后发优势强劲。以“美丽镇区”为试点,探索建设中原美丽乡村,打造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典型试点,构建同类生态旅游村科学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河南省提出要保持生态省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温县是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县,致力打造河南省“生态宜居县”、“太极拳文化旅游县”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继续保持生态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美丽中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镇区为全省典型的生态村,加快科学发展,必须依托和放大先发优势,推进错位式、差异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是基于对镇区特色优势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建规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提升、基于对镇区优势劣势的科学洞察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四)建设美丽乡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温县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和用力方向,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基础支撑,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特色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和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建设美丽乡村,是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从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