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课件黄金明
第一页,共32页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之后编排的,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这两个内容学过的时间过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进行适当的复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这个性质,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第二页,共32页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发现、归纳、概括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 “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三页,共32页
(1)重点: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以及会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与理解以及灵活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页,共32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五页,共32页
1、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乘法性质的过程,因此,我采用“师导生探、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讨论,交流、发现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当讲授使学生正确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通过练习巩固,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渗透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方法分析
第六页,共32页
2、学法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法上我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第七页,共32页
试试看,你还记得吗?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将a·a·…·a(n个相乘)写成乘方的形式为:_____。
2、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其中a叫做___,n叫做_____, an叫做_____。
an读作: 。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知识回顾
第八页,共32页
再试试看,你还记得吗?
3、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2×2 ×2= (2)a·a·a·a·a =
(3)(-3)× (-3)×(-3)× (-3) × (-3)=
(4)5×5×5 ×· · ·×5=
m个5
知识回顾
4、将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1)25 = (2)103=
(3)a4= (4)am =
第九页,共32页
知识回顾
5、计算:
(1)(-4)3=_____ (2)(4)3= _____
(3)(2)4= _____ (4)(-2)4=_____
(5)(-5)3=_____ (6) -53= ____
思考:这几个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负数的奇数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第十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