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李 唐.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 唐.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 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唐
李唐李唐(约1066年-1150年左右),字晞古,河阳人,今天的河南孟县。四十八岁时遇皇家画院招考,试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李唐从“虚”处着手,没有重点描绘酒家,而在小溪桥畔的竹林深处,斜挑出一幅酒帘,正切合到“竹锁”的深意,这种“露其要处而隐其全”的艺术手法使宋徽宗大为赞赏,亲手圈点为第一名,遂成为徽宗时期画院的专职画家。
北宋灭亡时,金人进城掳走所有画卷和工匠,甚至散入民间的画家和作品也不放过,一并运往北国,(金朝灭亡时,全部落入元人手中),李唐也被押走。其时,徽宗之子高宗执政。高宗只身南逃,穷得连随身的几个大臣的俸禄都发不起,以至于后来到南方重建朝廷时,新画院中连一张古画都没有。中国画家学画都从临摹入手,画院尤为如是,可是没了画,去临摹谁呢?
听说高宗南渡,很多人从金营逃出,李唐也冒死奔遁北国,寻投高宗。到了太行山,有自发组织的抗金队伍盘查,得遇萧照。萧照久仰李唐大名,便拜他为师,一起南下。但高宗的画院一时难以恢复,李唐只好在街头卖画为生。李唐在北方的名气很大,他的画线条刚硬繁密,法度严谨。《万壑松风图》(原作敷有浓重的青绿颜色)是他具有创新意义的杰作,游刃有余地使用北方山水画家的绝妙手法,创出了深山中的幽密气象,大、小斧劈的技法也有了基本雏形。然而对崇山峻岭的描绘已经出神入化的李唐,却在水清石润的南方临安无人赏识,买画者寥寥无几,生活上穷困潦倒, 他写诗抱怨:“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做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山水画到李唐为之一变,此在北宋尚未成功,崇古摹古气息仍十分浓厚。国土沦丧,人民饱受磨难,同时也激发了创新的意识,他摆脱了古法,直抒胸臆,创出了“无古法”、“欠古意”的崭新的绘画方式。
从崇古、摹古、全似古法,到独创、全无古法,这就是李唐的艺术道路。“斧劈皴”成熟于李唐,“大斧劈皴”更是李唐的独创。《清溪渔隐图》最能代表他个人开宗立派的特征,它只截取景物的一小段描绘,独特的立意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构图法,抛弃了一览无余的描绘方式,增加了特殊的意味。画水也一改从前的具有装饰性的鱼鳞纹,而随水势勾出,颇有动荡之态。强烈的主观情绪使画风简练概括,“形不足而意有余”这句话,精确的评价了李唐一角山水的特写风格。
高宗南渡后,经济略有好转,便开始重建画院,首先收容的便是原北宋宣和画院的画家。这时二院相距已有二十余年。李唐重入画院时,已是八十岁的老画家了。经典画卷流失,人们无所临摹,在此情状下,李唐无疑是大家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