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 4.8 解放战争 19 新人教版必修1.ppt

格式:ppt   大小:2,22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 4.8 解放战争 19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相惜 2021/10/13 文件大小:2.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 4.8 解放战争 19 新人教版必修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陈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
编辑课件
一、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1、初步具备战略反攻条件:
敌我兵力发生了显著变化
敌军战线过长,机动兵力大大减少
国民党在中原兵力空虚
武昌
西安
孟良崮
延安
130
万人
46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195
万人
南京
2
编辑课件
一、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2、选择突破中原的原因:
敌人兵力空虚
直接震慑武汉、南京
3、战略反攻:
拉开序幕:
刘邓大军——大别山
陈、粟——豫皖苏
陈、谢——豫西
3
编辑课件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拉开反攻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
编辑课件



刘邓大军
陈赓兵团
陈粟大军
陈赓
陈毅
粟裕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5
编辑课件
一、战略转折 (1947年6月30日)
4、作用:
形成“品”字形战略态势
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进攻
整个战局发生根本的转变
豫 西
鄂 豫 皖
豫 皖 苏
6
编辑课件
二、三大战役(~)
1、展开战略决战的条件:
兵力
装备
士气
战略形势的变化
部别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战略进攻
重点防御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战略
态势
1947年6月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7
编辑课件
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
卫立煌
傅作义
白崇嬉
阎锡山
.刘峙
8
编辑课件
2、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敌情:敌人龟守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我军作战方针:封闭东北、各个歼灭
结果:
歼敌47万
东北全境解放
二、三大战役(~)
东北1947年冬季攻势概况
为何采取“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
9
编辑课件
锦州
长春
沈阳
东北野战军
北平
天津
南京
国民党军总部
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共歼国民党军47万人
10
编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