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教学方案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jinyuan6900 2021/10/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方案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教学方案设计
鄢陵县马栏镇第一初级中学 陈爱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上海市实验学校教材《平面几何》第一册(上)第二章第四节.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数学教材是自编校本教材,是实验学校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包括代数五册、几何三册以及补充教材一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已经完成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两个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究平行线的第三个性质定理,同时掌握这个定理的应用.另外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今后学****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也涉及一些演绎推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虽然是初中一年级,但是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学制(十年一贯制,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决定了他们的年龄比普通学校的初一学生小一至二岁.而且他们进入初中尚不满一年,接触平面几何知识也是从本学期开始的,所以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强,语言的表达也不十分规范,这都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所要强调的.
另外,我校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经过一定的选拔,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兴趣较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加强了对他们思维能力
—2—
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复****旧知,引入新知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复****旧知,让学生观察已知的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2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2,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得到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画图,书写已知、求证,再加以证明,说明猜想是真命题,由此得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3.
通过这一阶段,学生体验了 “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了解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数学基本探究方法.
2、应用新知,小试牛刀
本环节的4道题目改编自课本的第104页例题3和例题4,以及第108页练****中的第2题(2)(3).
其中第(1)题与第(2)题是让学生熟悉刚刚掌握的平行线性质定理(3)直接、简单应用,达到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而第(3)题与第(4)题则要求学生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综合应用,培养灵活思维.
通过4个题目解答,巩固刚刚学****的知识,初步地综合应用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其中第(1)题由老师给出不完整的解答的过程,让学生填空,为后面3小题的学生口答打下基础.
由于学生学****几何的时间不长,因此他们在口答这三道题目的时候会出现表述不规范,逻辑不严密等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3—
该重视这一问题,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及时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阶段小结,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再次巩固所学到的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关系.
4、拓展应用,能力提高
本环节只有一道例题,它是改编自教材P105的例题5,这道例题学生粗略地一看会感觉比较的困难,而困难的关键在于图中的点比较多,也就是角比较多.所以我就作了一些铺垫,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最简单的“两条平行线之间没有点”开始,然后慢慢地增加点的个数,最后回到例题2,利用前面探索得到的解答思路顺利地完成例题2的解答.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这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