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10/1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教学形式
新授课
教 师
吕贺
单 位
荥阳市第二小学
课题名称
笔算两位数乘法
学情分析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三个方面:
1、为课堂教学中的和谐、高效作初步的探索。教学设计经过反复修改,知识的迁移和不同层次的反复练****每个教学环节的不断调整只为一个目的提高有限时间内老师教学与学生学****的有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把老师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位置共同学****共同进步,大量的激励语言和适当的教师幽默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没有孤立知识点,而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算法。
3、教学时,先通过两道不同复****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5×12,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 ,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上,而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算
23×20= 42×30= 23×19≈
42×30≈ 23×21≈ 42×30≈
2、笔算下面各题:
16×21= 43×15= 38×44= 65×34=
 全体独立练****请四位学生演板后,简评,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二)讲授新课:
1.(出示题目):温州现在正在举行购物节,有很多东西都在打折,有一位姓李的叔叔知道了这一消息后就从自己所在的城市乘火车来温州购物,火车每小时行145 千米,用了12小时到达温州,求李叔叔所在的城市到温州有多少千米 ?
2、读题,弄清题意。(已知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算式怎么列?)
3、列式145 × 12
4、经历计算过程。
(1)估算
教师 : 请你估一估145 × 12 的积大概是多少 ,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A(a.)估算一 : 把 145 看成 150( 有的把 145 看成 140 来算 )
150×10=1500 150×2=300. 1500+ 3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