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临床笔试-基础医学综合 医学免疫学.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笔试-基础医学综合 医学免疫学.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0/14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笔试-基础医学综合 医学免疫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学免疫学
第一节绪论
1、 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 应。
2、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3、 ★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三个阶段:识别、活化增殖、效 应阶段。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4、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二节抗原
1、 抗原: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 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T 细胞表位一-TCR-一必需 MHC 分子:CD8+T—MHC I ; CD4+T—MHCIIo
B细胞表位-一BCR—-不需MHC分子
可传递抑制信号一KIR
可激活补体 MBL
2、 抗原具有两个特性:①免疫原性:抗原进入,诱导产生抗体;更高级;
②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反应。
3、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即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 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4、 共同抗原: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的存在和交叉反应的发生并非否定抗原的特异性,而是由于抗原的异;I® 共同表位所致厂
5、 ★抗原分类:完全抗原:抗原性+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蛋白。
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某些多糖、类脂、药株。6、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可引起体 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微生物、类***、血清蛋白等。 胸
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能产生IgM 类抗体,无免疫记忆,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7、异嗜性抗原:什么都吃,无特异性一大肠杆菌S脂多糖。
异种抗原:来源于另一物种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异种器官移植。 同
种异性抗原:同种不同个体之间一血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HLAo
自身抗原:诱发特异性免疫的自身成分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球蛋白。
★独特型抗原:抗体作为抗原
用于治疗的动物免疫血清,常是特异性抗体,也是异种抗原。
第三节免疫器官
1、 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 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Di George综合征),可导致T细胞缺乏和 细胞免疫功能失陷。
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T和B细胞)发生 的场所;再次发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法氏囊:禽类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新生期摘除法氏囊的禽类则体液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正常;
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动物则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受损。
2、 脾脏: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 所,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被膜和实质(白髓+红髓)。
淋巴结:结构最完善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被膜和 实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扁桃体、阑尾等。
3、 原发性免疫缺陷一反复感染;慢性肉芽肿病一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第四节免疫细胞
一、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