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肌酶测定中问题的解释.ppt

格式:ppt   大小:7,705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肌酶测定中问题的解释.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14 文件大小:7.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肌酶测定中问题的解释.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肌酶测定中问题的解释
第一页,共54页
1. 心肌损伤的血清生化标志物
第二页,共54页
AMI的诊断通常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生化指标而确立。
心电图诊断AMI的特异性高,但敏感度仅70%~ 80%。在尸检证实心肌梗死的病例中,约有20%~30%生前心电图检查无AMI表现,这些病例必须依靠血清生化标志物确诊。
即使心电图阳性病例,如有血清生化标志物相配合,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第三页,共54页
目前用于心肌损伤诊断的生化标志物主要有: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
第四页,共54页
心肌损伤理想的生化标志物的特点:
,在心肌细胞中的浓度很高,而在其它组织中的浓度很低;
,在心肌损伤后能很快释放入血液中;
,在多日内保持异常;

第五页,共54页
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两类心肌损伤标志物:
一是有胸痛发生后几小时即增高的早期标志物;
二是发病后持续增高的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确定标志物。
第六页,共54页
肌红蛋白(Mb)、心肌肌球蛋白轻链(MLC)、糖原磷酸化酶BB(GPBB)、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等均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但目前认为较好的早期标志物是肌红蛋白,在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即出现异常升高,是心肌损伤后最早出现的可测标志物。但其心肌特异性不高,阴性可用于早期除外AMI的诊断。
第七页,共54页
心肌肌钙蛋白被认为是较好的确定标志物,在AMI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对心肌损伤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病后持续升高4~10天乃至2周。
第八页,共54页
2. AMI的诊断标准
第九页,共54页
1979年WHO制订的AMI的诊断标准:



同时存在两项即可诊断。
第十页,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