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练习默读,能复述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路历程。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归结的人生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心理描写,运用于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有一只新组装的小闹钟问老闹钟:“我的任务是什么呢?”老闹钟甲说:那是很累的一段旅程,你必须摆完31536000次,才算是一年,小闹钟被吓倒了...老闹钟乙说:"别听他乱说,其实很轻松,你只要一秒钟摆动一次就可以了,很简单吧.." 小闹钟相信了乙的话,于是快乐而轻松地走完了一年。这个道理,莫顿·亨特在他8岁时就已经懂得了。那是怎样的一次经历,让他获得了如此宝贵的人生经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2、学习目标:(1)、练习默读,能复述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路历程。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归结的人生经验。
3、字词积累
灼(zhuó) 怦(pēng) 晕眩( xuàn) 抽噎(yē)
恍惚(huǎng hū) 小心翼翼(yì)
灼:烧,烫 眩:眼睛昏花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4、赏读课文,识大意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简要复述课文。
要求:(1)、眼到、心到、快速(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关键语句)
(3)、找出与“记叙文六要素”相应的内容,进而复述课文。
5、品读课文,悟感受
(1)、找出遇险脱险过程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如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说说理由。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怎样克服的?文中“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6、研读课文,学写法
心理描写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本文作者对于自己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