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沁园春.长沙.ppt

格式:ppt   大小:2,18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沁园春.长沙.ppt

上传人:1650986**** 2021/10/14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沁园春.长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

寿光市第五中学
吴常霞
沁园春 长沙
学习目标
: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学习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诗词阔大境界的方法。
: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一、关于词的常识
词的分类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写 作 背 景
1925年的毛泽东
二、知人论世:走进毛泽东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听配乐朗诵:
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特点。
他的诗词情调慷慨激扬,风格豪迈爽朗,大开大阖,吞云吐月,既有壮阔的奇观,又富有深广的内涵,是壮观与优美的结合。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得无尽遐想……
赏析上片
1、开头三句有何作用?
(1)交代了时间——寒秋
(2)交代了地点——橘子洲头
(3)交代了人物—作者
(4)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为全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
诗歌分析
上片的“看”字统领哪些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图景)作者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描绘这幅画面的,又是如何描绘的?
“湘江秋景图”
远山层峦迭嶂,层层枫林被秋霜染得火红;江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千帆竞发,往来船只你追我赶;雄鹰敏捷脚尖,奋力冲向万里长空;鱼儿轻快自如,在清澈明净的水中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