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10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1/10/14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DM项目开发步骤和流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DM®曰开发步骤和流程
一个CDM®目,其开发运行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 8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中又有诸 多具体的工作:
一、CDMK目开发的前期工作
1、项目调研和识别
(1)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类型、规模、投资、实施计划等);
(2)项目进展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是否可以在没有 CDM
先期投入下进行建设?
(3)项目是否能够产生温室气体减排?
(4)有无适用于项目的方法学?
(5) CDMF发是否经济可行?
(6)有何开发障碍和风险?排除的举措?
(7)搜集项目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批复等)。
2、同项目业主形成共识,达成合作开发 CDM®目合作协议
(1)帮助业主了解CDM勺意义、要求、开发流程、开发成本和收益;
(2)签定合作开发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利益;
(3)制订开发计划,组成工作机构,确定负责人、联络人员。
3、协助业主向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进行 CDM®目开发备案。
4、编制项目设计文件要点(PIN),发布项目信息,寻找发达国家 CDM&作方。
5、协调业主同发达国家合作方(碳资产公司)签署合作开发 CDM®目协议(核
证减排量转让协议)。
二、研究项目,编制CDM®目设计文件(PDD
1、协助业主进行利益相关方意见征询。
2、审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提请业主在编修上述
文件时重视阐述和细化以下方面的内容:
(1) CDMfc项目决策过程中作用;
(2)项目对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3)能源价格、基准收益率等重要数据采用依据;
(4) CDM攵益对项目经济可行的影响;
(5)建设内容中监测设备的安装。
3、编制CDM®目设计文件(PDD 。
三、双方政府审查并批准项目
1、协助项目业主准备CDM®目中请相关文件:
(1)企业资质状况证明文件;
(2)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行政许可申请表(15份);
(3)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请函(2份);
(4)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文件(PDD (中文15份、英文5份);
(5)项目概况和相关说明(15份):
(a)项目业主单位概况;
(b)减排量国外受让方概况;
(c)项目基本信息;
(d)项目总投资和筹资情况;
(e)项目工艺流程简述;
(f)项目预期减排量;
(g)项目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h)项目核准及环境评价批复情况;
(i )项目进展状况。
2、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相关文件,如经专家评审合格(约需 1个月),会同项目
业主届时参加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会议。
3、按审核理事会要求修改PDD若无需二次上会,督请气候变化司签发核准批 复(按规定应在评审后1个月内)。
4、督请CDM®目合作方取得该国政府的批准文件。
四、项目审定
1、协助项目业主邀请一个^营实体(DOE进行项目审定,签署项目审定合同。 选才? DOES符合CDMMT理事会(EB)关于DOEk务范围的分工,并考虑其业绩, 任务量及既往合作情况。
2、向DOE!交项目审定文件:
(1)合作双方政府CDMH目核准文件;
(2) CDMK目设计文件(PDD (中、英文);
(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批复;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
(5)重要经济数据及其证据;
(6)财务内部收益率及敏感性分析计算表。
3、协调DON定员进行现场考察。
4、对项目公示期(1个月)征询的公众意见、DOE>定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 澄清,并根据要求提供必要的证据。
5、修改PDD
6、督请DOES:布项目审定报告,并向EB提出项目登记注册请求。
这一步骤需时取决于项目CDMff发基础工作以及和DOE勺协调,至少2个月。
五、CD岫行理事会(EB)批准项目
项目在UNFCCC站进行公示(8周)。如果公示期间没有3名以上EB 成员反对或当事国中任一国家政府的反对,则项目可以被认为巳被批准和注册, 项目业主需要按照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规模支付项目注册费。 否则,项
目可能获得有条件注册,或者进入复审,或者被拒绝。
六、CDMK目的执行和监测
1、协助业主加强温室气体(GHG)减排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系统,确保 GH魏排机制的实施和正常运行,以实现预期的减排目标。
2、依据项目使用的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已经登记的 PDD监测计划,制
定更加周密、职责分明、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监测手册)。
3、落实岗位人员,开展以监测方案和相关知识以及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集中培 训。
4、依据相关规程和行业标准调校好监测设备,做好以注册日为起始的各项监测
初始数据的登记,收集第三方关于起始数据的证明。
5、组织实施监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