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绝句15.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绝句15.docx

上传人:1651012**** 2021/10/1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绝句15.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绝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绝句》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景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是一组对仗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柳树上欢快的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高远的蓝天中。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应,“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歌声婉转动听,传出欢快愉悦的心情。“一行白鹭”将视角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这两句诗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也由对仗句构成,意思是透过窗户看见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含”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窗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习古诗方面学习经验还是太少,在朗读方面、诗意理解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他们虽然活泼好动,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具体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课文插图,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对课文学习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教师应发挥所长,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重朗读方法,懂得划分节奏朗读古诗。读出诗味,大致读懂诗意。为今后学习古诗文培养兴趣,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绝” “鹂”等六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万里船”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
齐读课题,《绝句》。
“绝”字,随机指导书写。
: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
5. 诗人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作大约有1500首。
过渡:了解了诗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