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急性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2,067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14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一页,共47页
急性STAMI诊断和治疗指南
定义和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鉴别诊断
治疗
二级预防
第二页,共47页
AMI的定义和发病机制:
全球统一定义:由于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发病机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冠状动脉的其他疾病如炎症、痉挛、畸形等)造成血管腔持续狭窄、闭塞和心肌供血严重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第三页,共47页
诊断标准(存在下列5项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
(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并有一下至少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1)症状;(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急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者左束支传导阻滞〈按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急性STAMI和NSTAMI〉;(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璧性运动异常。
第四页,共47页
诊断标准(存在下列5项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
、未料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骤停,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冠脉造影或尸检示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取得血标本之前,或心脏标志物在血中之前出现。
第五页,共47页
诊断标准(存在下列5项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
、接受PCI的患者,心肌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按****性裁定,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定为PCI相关性的心梗。
、行CABG患者,按****性裁定,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倍并发生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冠脉造影证实冠脉闭塞、或有新的心肌活力丧失的影像学证据,定为与CABG相关性的心梗。

第六页,共47页
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一)临床评估
:应迅速、有针对性,重点是胸痛和相关症状。STAMI引起的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胸痛持续>10-20min,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压迫感、烧灼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汉、呼吸困难等;含***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梗和其他不典型的表现,特别是女性、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既往史包括冠心病史(心绞痛、心梗、CABG或PCI),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外科手术或拔牙,出血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脑血管意外、大出血、不明原因贫血或黑便),脑血管疾病,以及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药物。
第七页,共47页
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有无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诊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心包摩擦音和奔马律;神经系统体征。采用Killip分级法评估心功能,Ⅰ级:无明显的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奔马律,窦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肺於血的X线表现;Ⅲ级:肺部啰音>50%肺野,可出现急性肺水肿; Ⅳ级:心源性休克,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第八页,共47页
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一)实验室检查
:对疑似STEMI胸痛患者,应在接诊患者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ECG。如早期不能确诊时,需5-10分诊重复测定。T波高尖可出现在STEMI超急性期。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情况仔细判断,强调尽快开始心电监测,以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典型心电图可概括为:高尖T、ST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Q波、冠状T)
第九页,共47页
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敏感度心肌标志物测定可发现无心电图改变的小灶性梗死。建议于入院即刻、2-4h、6-12h、12-24h测定。
①.cTnT是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AMI症状发生后2-4h开始升高,10-24h达到高峰,cTnT超过正常上限结合心肌缺血症状证据即可诊断。
②.CK-MB临床特异性较高,在起病后4h内增高,16~24h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的是否成功(溶栓成功后CK-MB峰值前移至14h以内)。 CK、AST、LDH特异性差,不再推荐于诊断AMI。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2h升高,12h达高峰,24-48h恢复正常),但特异性较差。
第十页,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