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保定名胜古迹.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定名胜古迹.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定名胜古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定名胜古迹古莲花池古莲花池,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 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 是一座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 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总面积 万平方米, 池水面积 7900 多平方米,盛夏时节荷花满塘,故名莲花池。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园林内主要有水东楼、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和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亭、观澜亭等建筑。秀丽的宛虹桥、曲桥和元代建的白玉桥, 参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间, 构成了一幅" 湖中有景、景中含诗" 的优美画卷。园景布局严谨, 错落有序, 幽雅别致, 素有" 城市蓬莱" 之誉和" 小西湖" 之称。莲花池的"古" 源于其悠久的历史。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 年) 汝南王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始建, 原名雪香园, 明清两代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雍正十一年(1733 年) 于此建莲池书院和行宫, 乾隆、嘉庆、光绪、慈禧等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小住。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1 年, 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 古莲花池" 横匾(此匾现悬于正门的中门上方) , 该名沿用至今。 1289 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荷花依然繁茂。因此, 俗称为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 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 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 以激人励己。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此后多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三百年前, 清朝雍正年间在此兴建了莲池书院, 一时间人才济济, 名扬中外, 随之莲池被辟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 皇帝出游中曾多次在此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 上世纪初达到了极盛。园中琼楼玉阁, 典籍文物, 珠玑珍玩, 以及奇花异草, 珍禽灵兽, 画舫楼船, 芙蕖香荷, 尽托于山水之间, 相互交织, 成诗入画, 美不胜收。其中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 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以它独具的风格,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1900 年 10 月,英、法、德、意四国入侵保定,纵兵大抢三天, 价值千百万两白银的古莲池, 珍贵文物被抢掠一空, 亭台楼阁化为灰烬,令人目不忍睹。洗劫之后,虽经修整, 却未能恢复原貌。 1903 年, 直隶总督袁世凯又将莲池修复为慈禧的行宫御苑。 1908 年, 直隶提学使卢靖, 重新把莲池建成治学之所,成立最早的图书馆。直到 1949 年以后,屡经修缮,莲池才逐渐重现绚丽多彩的风姿。信步莲池,随处可遇佳境。园中最大的假山,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山上怪石林立,远看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搔耳, 有的似骏马奔驰。山顶有观澜亭, 下视北塘参差错落的莲叶, 有如碧涛波澜。山中有篇留洞, 由钟乳石精叠巧筑而成, 在灯烛照耀下, 幻影迭生。山下有一座汉白玉石桥,原名绿野梯桥,与赵县安济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沿桥向东, 可通竹林深处的寒绿轩; 向西, 可去中心岛上的藻咏厅。浏览一下濯锦亭, 以及响琴涧、响琴榭、响琴桥等景点,也各有佳妙,传有史话。 2001 年 06月 25 日,古莲花池作为金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 托着一只大红桃。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