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体感音乐疗法.ppt

格式:ppt   大小:179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感音乐疗法.ppt

上传人:精选知识百科 2021/10/17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感音乐疗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感音乐疗法
Vibroacoustic Therapy
体感音乐疗法
定义
体感音乐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涉及音乐、声学、物理、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艺术疗法。它可用于健康状态的维护,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和临床疾病的康复治疗和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具有的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低成本、娱乐性及可接受性强、易推广、家庭和机构均可应用等特点的疗法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接受和喜爱,并在欧美等国医疗机构,尤其是在康复治疗中得以应用。
体感音乐疗法
一、形成和发展
Olav Skile是挪威教育家和治疗家,从事重度认知和躯体障碍儿童的康复医疗工作多年。他发现将肌肉紧张痉挛的脑瘫儿童放在卧式大音箱上,播放音乐可使患儿愉悦、肌肉痉挛缓解并放松。他认为,这些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是音乐声波振动所致,便着手进行研究。
体感音乐疗法
1982年国际音乐与医学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上,该学者发表其研究结果:
低频音乐声波振动可使人放松,而高频音乐声波振动可使人紧张度增高;
节奏感强、音量大的音乐可引发人的攻击性,而节奏舒缓、音量适中或弱的音乐可使人镇静和放松。
富含30 ~120Hz正弦波的音乐声波能达到心身放松治疗目的。
体感音乐疗法
他首次提出体感音乐疗法的概念:通过听觉和触振动觉接收及传导的方式,使人体感知音乐,达到身心治疗目的。随后,欧美各国学者从人体心理、生理和行为等层面对体感音乐疗法进行研究,并在临床物理康复科、儿科、内科、外科、疼痛科、妇产科、临终关怀、心身疾病科、血液透析和心理科等临床学科内进行临床观察。与此同时,随着体感音响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体感音响设备相继开发出来。
体感音乐疗法
其中,日本音乐治疗联盟理事小松氏历经20余载,研究开发的第五代小型高效换能器的科技含量最高。该换能器能将音乐中16Hz ~150Hz低频电信号分拣出来并经过放大转换成物理振动。
临床观察表明,这种体感音乐治疗方法能缓解失眠症、紧张压力、抑郁状态、过敏性肠综合征、便秘、神经性贪食、厌学症等心身症状,同时也应用在输血、手术、血液透析、老年痴呆、便秘、褥疮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体感音乐疗法
2002年,中国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亚健康研究室引入日本新体感音乐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体感音乐治疗室,组建了集中国音乐、声学、生物物理、心理学、实验与临床医学及神经生物学等学科专家为一体的体感音乐治疗研究课题组。在国家及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资助下,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宫音体感音乐,建立了宫调体感音乐放松疗法并完成了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体感音乐疗法
二、基本原理
体感音乐疗法是由体感振动音响设备、体感振动音乐和治疗方案三方面组成。体感音乐疗法需要设备有二:①常规的音响设备,如带耳机或音箱的CD播放机或市售的各种档次的音响设备如MP3等,音频范围在50~20000Hz。②体感振动音响装置。
体感音乐疗法
小松氏研究开发的新体感音响设备的音频范围为16Hz ~150Hz。
在体感音乐治疗中,人体感受的音频范围为触振动觉和听觉的总和。即16~20000Hz。
体感音乐疗法
体感振动音乐是一类特殊制作的、富含低频、以正弦波为主、旋律、节奏和和声不同的治疗性乐曲。治疗目的不同,选用不同波形、旋律和节奏的乐曲。治疗方案是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其内容包括治疗对象身心状态的评估、体感振动音乐的选择、音量、振动强度和治疗时间及疗程等方面的确定等。
体感音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