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点解析
2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互文、双关、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等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白描—细节、渲染,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讽今(用典)等)
表现手法:衬托、虚实相生、先抑后扬、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等
结构形式:起承转合(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承上启下、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3
.
修
辞
手
法
4
.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知识梳理
5
.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6
.
比 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7
.
拟 人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8
.
夸 张
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解析】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姐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
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美如玉,失宠之后却不如丑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9
.
隐语(谐音)、双关
春 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表面写自然之春天,实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