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壮族、彝族文化.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壮族、彝族文化.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6/7/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壮族、彝族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调研——壮族、彝族文化调研中西服装史随堂作业 B1203 班 0716120304 张振彬 2 前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更紧密的融合和发展,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一起在中华大地绽放。每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是因为她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是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其民族的特点。因此,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调研和学****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民族,并汲取营养。壮族一、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二、人口: 1700 万三、分布: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壮族历史文化保留最鲜明最完整的地区) 四、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和文字“壮文”。五、信仰:摩教、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六、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早在先秦时期的百越就是壮族的先民。七、壮族文化代表:铜鼓、布洛陀、崖壁画、山歌。壮族) 节日: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 共三天, 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 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作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 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与汉族大体相同)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 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 旧历 3 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比赛打陀螺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陇端节: 相传这个节日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 1052 年4 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 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 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 历时三天。) 届时, 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 戴上壮锦胸兜, 脚穿绣花鞋, 各个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 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另外还有吃立节、娅拜节、壮年等节日。壮族) 建筑: 壮族多沿水而居, 村寨依山傍水。主要是古老的“杆栏”式, 具体根据居住地不同而形式各异。壮族) 服饰: ?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古代壮族苍梧部活动区域) ,发现了人类在 15000 年前用来作陶器“垫布”的植物纤维编织纹, 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件手工纺织品。?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惯, 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 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 ,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