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烦恼" 六一" 儿童节将临, 很多孩子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 包括钱。对于孩子来说, 手里的钱多了, 处置不妥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钱,有讲究;管孩子钱,是" 成长的烦恼"。孩子不差钱"5 岁的孩子需要给零花钱吗? " " 孩子上初一,每周给他 30 元零花钱,可孩子奶奶说太少了! " 在育儿论坛上, 关于孩子零花钱的讨论帖子比比皆是。中国孩子" 不差钱" ,有调查数据作证。 8 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6岁-15 岁的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压岁钱已高达 56 亿元。在被调查的 9 个大中城市的 450 万名 6岁-15 岁的儿童中, 87% 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 平均每人每月可以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 60 元零花钱,压岁钱平均高达 730 元。这是 9家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 9 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的结果。 2 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 60% 以上的城市少年儿童每月都有一定数额零花钱, 且个人积蓄在 5000 元以下; 个人积蓄在 5000 元以上的占 % 。这项调查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于 2009 年6 月进行的,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 10 个城市 3000 多名三、四、五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2010 年中均为 250 元, 其中, 上海高中生月均零花钱 299 元, 占到中均收入的 17% , 远高于美、日、韩三国。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持的这项调查,抽取了北京、上海、宁夏、辽宁、陕西和湖南等6 省市的一线城市10 所中学的 153 7 名高中生, 并与美、日、韩高中生进行比较。中国父母给孩子零用钱是有误区的, 一是偏高, 二是学习成绩是决定零花钱多少的最主要因素,三是大多数孩子不用" 按劳取酬", 而美、日、韩三国的孩子很多零花钱是靠业余打工所得。管钱缺学问孩子收到的钱逐年增多,怎么管理? 国外理财专家认为: 5岁-7 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 7 岁-11 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 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11岁-14 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14岁-16 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 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但我国孩子绝大多数的" 财商" 达不到上述水平。孩子想要自己管理" 小金库", 面临两大障碍,一是来自父母方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怕孩子过早参与理财,会影响学者调查了 10 多位孩子已经上高中甚至大学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每年收到的" 压岁钱" 基本都将近 4000 元,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只给孩子四五百元,其余都" 收缴"。第二个障碍是知识。即便极少数开明的父母让孩子自己进行理财实践, 但因为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缺少理财教育方面的课程, 学生无从接受系统而正规的理财知识,因此,理财能力薄弱。儿童理财目前普遍的状况是: 父母代管。掌握孩子财政大权的父母其实也有心结: 不敢拿孩子的钱买股票和基金, 生怕亏本。无奈选择最保险的做法: 存银行。这种理财弊端已经显现, 一方面在" 负利率" 时代,钱存银行只会越存越亏。另一方面,如果家长过多地代替孩子进行经济活动和理财, 不利于孩子从小培养其理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