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会计算“百以内退位减法”和直接的“万以内 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只要学会了百以内的退 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数位的多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学会了简单的退位 减法,复杂的也是同样的计算过程,应该不会很难才是。
问题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 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 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对于这一算理,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然后 我也进行了强调,但在练习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说算法,忽略了学生对算 理的叙述,结果学生在计算时要么忘记退位,要么不该退位的也退位。
问题二: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写验算方法,然后 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算法、算理。但在学习完加 法的验算方法后学生提出了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实 际接受能力,就顺势把减法的验算方法也讲了,结果就造成学生练习时间不够, 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总把验算后的得数写在 算式得数位置上,这都是课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认真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不能想当然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替代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 标、重难点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材与学生中寻找平衡,才能在课堂上演绎智 慧与精彩,使课堂更有实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
1.
正方体和长方体(
A.
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
C.
表面积相等,体积不相等
2
把一个分数约分,先用7约了一次,再用2约两次,得则原来这个分数的倒数是(
),原来这
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o
70
140 ]
A. 28, 28
B. ~56 9 56
140 1
70 J_
C. ~56, 140
D. 28, 70
:这个杯子(
)装下3000ml牛奶。
2.
A.
14c>
能
C.
无法判断
4.
钟面上分针走一圈,
时针转动的角度是
A.
90°
B. 60°
C. 30°
D. 10°
5.
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o
A.
正方形
C.
等腰三角形
6.
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就(
A.
扩大4倍
C.
扩大8倍
7.①用同样方砖铺一间教室,方砖的边长和块数是(
)②如果2y=x,那么x和y是(
③如果ab-5=8那么a与b是(
)o
A、
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8.
,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写作
)。
A.
0. 800
B. 0. 008
C. 0. 080
D. 8000
下面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
)。
B.
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L
3
积都不相等。
,用一辆大货车6小时可以运完,用一辆小货车8小时可以运完,大、小货车一起运,
)小时能运完.
3 3
3 B. — C. 3— D. 2
7 7
二、填空题
盒子里装有5支红铅笔,6支蓝铅笔,1支黄铅笔,从中任意摸一支,摸到 的可能性大。
一个数是由1个万、6个百、8个一、9个0. 1和5个0. 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六年三班有40名同学, 2. 这个数字搞错了,结果计算出的全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实际平均每人捐款数高了 这个数字当成了—元.
一列数,前3个是1、9、9,以后每个都是它前面相邻3个数之和除以6所得的余数,这列数中第2002 个数是()。
2019年小学毕业考试前夕,某校按学生准考证的号码编排、布置考场。每25人一个考场,即1〜25 号在第一考场,26〜50号在第二考场,以此类推,小亮同学的准考证号是218,他一个在第()。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0, E在匕A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