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021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阿哈哈哈吧哈哈哈 2021/10/2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2021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是语文迷我整理的20xx【请酌情自行填写】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不拿村里一分工资,不抽村里一根烟,不喝村里一两茶",袁洪度当了6年的武进区郑陆镇牟家村党委书记,从没领过1分钱工资,没有报销过1张发票,反而年年自掏腰包扶贫帮困。
  刚上任时,袁洪度就向大家表态:"既然镇领导和村民这么信任我,我就要为牟家村的父老乡亲做点事,绝不为个人谋私利。"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他倒贴的资金超过200万元,在村民们眼里,袁洪度就是个"倒贴钱"书记。
  从企业家到村委书记:坚守"三不"原则
  袁洪度本来是牟家村的一位企业家,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比较稳定。20x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时,企业的产值就有3000多万。并且,牟家村李介华老书记已60多岁,身体和精力够不上,于是决定退休。李书记向镇党委推荐了袁洪度,因为他经常帮助村做工作、出主意,还经常出资修路,并创办了村慈善基金,办事公正,乐善好施。
  刚开始,袁洪度并不愿意,在他看来,自己赚的钱已经够吃用,村委书记这个担子毕竟关系到全村老百姓的福祉,不能随便应付了事。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袁洪度终于下了决定:"2200多老百姓在看着我,既然我站出来了,就一定要实实在在为他们做点事。"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镇党委考察结束后,在村党委会上,袁洪度以全票当选,成为牟家村的新一任书记。自从担任书记后,袁洪度把自己的厂交给别人代管,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村务上,天亮就到、天黑才走。一次,承春方队长有事要找他商量,早晨7点一到村委,看到袁洪度已在忙碌工作。承队长好几次吃过晚饭路过村委,看到书记办公室的灯还一直亮着。
  自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拿村里一分工资,不抽村里一根香烟,不喝村里一两茶叶,吃饭都在自己企业食堂里,也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任何项目,村民有特殊困难自掏腰包。
  打造新型田园乡村,工业总产值超20亿
  自担任村书记以来,袁洪度一刻没闲过。在对下走基层听民情,对上跑部门熟政策的基础上,他心里对牟家村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谱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走传统工业路子环境代价太大,牟家村必须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聚集更多的要素资源,从而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新型田园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朝着这个目标,袁洪度的第一步棋,很多人没想到————贴钱给好几家污染企业,请其退出村里的工业集中区,同时集中建设高标准厂房。当时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新书记在败家,但没过多久,批评声就自动消失。一方面,污染企业没了,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一些省、市高新技术产品,成长性好的企业入驻牟家村。据统计,近5年牟家村在工业用地基本持平的基础上,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超过20亿元。现在在常州提到牟家村的工业,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新材料和机械制造。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由于牟家村的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前几年就形成了盆栽花卉园、葡萄园、梨园等,也有不少市民在节假日期间到牟家村自驾游。与此同时,袁洪度着眼于"二三产业联动",把高效农业、新农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但新农村建设,突破是关键,如何突破?牟家村从江南农耕文化入手,20x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改建完善了全省唯一的农博馆。该馆占地1500平方米,收藏旧农具1000余件,分为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两大类,每一件都沉淀着近50年来的农具发展史。游客不仅能看,还能亲自操作体验,一下子在全市火了起来,许多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参观体验。初战告捷后,牟家村一鼓作气建起了景观门楼、村史馆、垂钓中心、跑马场等。这些文化娱乐项目的建成,让牟家村打造出融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线路。20xx【请酌情自行填写】年,牟家村高票当选"武进区最具特色农家乐"。
  随着工业稳步提升、人气集聚加快,袁洪度"整合配置资源、创造效益最大化"的思路,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目前已形成600亩的工业区、600亩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区、300亩的居民集中生活区。村里还在申浦路两侧建造了店面房,打造商业一条街,集体资产持续保值升值,5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