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轴对称图形》
科 目
数 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执教者
费冬梅
课 时
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P56-61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相应的练习题。本节课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为学生今后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天安门、飞机等图片,进而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组图案和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演示,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数学”理念。
·将数学欣赏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目 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法
媒体来源
占用时间
“质”对称,激趣
引入
初步感知对称美。
课件图片。
蜻蜓、蝴蝶物体的一半紧接着出示全图。生活中具有对称现象的物体。
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图片展示,猜测,设疑。
下载+自制
3分钟
“识”对称,感悟
特征
1、了解轴对称图形特征与对称轴。
2、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
课件图片和实物图片。文字+图片,各种图形。
1、天安门,飞机和奖杯的图片,演示对折过程。
2、课后习题。
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2、加大练习量,节约时间。
学生自主探究,演示,提问,总结。全班交流反馈。
下载+自制,
学生自制
6分钟
“赏”对称,培养
美感
感受对称美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课件图片。
自然风光、著名建筑、脸谱艺术和剪纸艺术。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图片展示。
下载+自制
3分钟
“用”对称,巩固
内化
再一次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表格+文字。
“想想做做”第三题。
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正确方法。
自主探究,演示概括。
下载+自制
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质”对称,激趣引入
1、课件出示物体的一半。
2、出示全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共同点。
3、小结。
1、猜一猜。
2、观察找共同点。
3、观察生活中具有对称现象的物体。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