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大咯血病人急救及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19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咯血病人急救及护理.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1/10/21 文件大小:1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咯血病人急救及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咯血病人急救及护理
第一页,共14页。
咯血
一、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症,是肺结核病的主要病症之一,且往往是结核患者就诊的首发病症。咯血可使结核病灶播散,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咯血窒息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咯血的救治应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页,共14页。
如何判断咯血量
小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小于100 毫升

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400毫升
大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大于400或一次咯血量大于200毫升
第三页,共14页。
咯血前兆:患者喉痒,恐惧不安;突然胸闷,挣扎坐起,呼吸困难剧增,面色青紫,继而发生窒息、昏迷。患者往往精神紧张,恐惧不安,躁动,不能配合抢救治疗,因此,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做好解释和抚慰,关心患者的各种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安静,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第四页,共14页。
一般咯血护理
咯血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便于将血咯出。为防止窒息,绝对制止坐起咳嗽咯血。尽量做好抚慰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如明确咯血部位,应使患者尽量保持患侧卧位,为防止血流向健侧造成病灶播散;咯血时,护士应鼓励患者将已经在喉头、气道的痰血或余血咯出,切勿因为怕咯血而憋住不咳。对于剧烈咳嗽不止反复引起咯血量多者,可适当用止咳药,但***慎用,吗啡禁用。咯血发生后应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时机。
第五页,共14页。
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护理
大量咯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患侧卧位为宜,尽量防止血液流向健侧肺组织,假设不能明确出血位置,可暂时取平卧位。做好抢救窒息的准备,注意病人是否有咯血窒息的前驱病症,如咯血量骤然减少或停顿,同时伴有胸闷、烦躁不安、表情恐惧、瞪眼张口、双手乱抓或精神呆滞;喉头作响、虚汗淋漓、牙关紧闭,随即呼吸微弱或骤停,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紫绀明显,昏迷或抽搐,应立即抢救。
第六页,共14页。
抢救
①体位引流,排除积血,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将病人置于头低、足高〔45°角〕患侧俯卧位,或抱起病人下身倒置,使身躯与病床成45°--90°角,另一助手托起患者头部轻度向背仰曲,拍击背部以利血块排出。
②吸去积血:如病人牙关紧咬,那么要以开口器等物撬开牙关,挖出口中血块,或用电动吸引器洗出咽喉血块。如条件允许,可即行气管插管,或经气管镜持续负压吸引吸出气管内积血。③吸氧:以上抢救的同时应高流量給氧治疗,氧流量5L/min。④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应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静脉应用可拉明、络贝林等,增加呼吸功能,促使呼吸道积血排出。准备好抢救用品,如吸引器、抢救车、吸痰器、开口器、气管切开包等,必要时请医生进展气管镜检查吸引,气管内止血或气管插管来保持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咯血病人的紧急处理原那么。
第七页,共14页。
咯血患者的饮食护理
患者发生大咯血后,要绝对卧床休息。在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可以吃些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夏天可以吃些冷饮,对止血有一定的帮助。也可进食些软食。咯血刚停顿,制止起床活动。应防止烟、酒、刺激性食物和过烫的食物。不要吃得过饱,要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以免便秘而过分用力,因此再次咯血。
第八页,共14页。
咯血与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少数情况可将呕血误诊为咯血或将咯血误诊为呕血。从胃——食道呕出的血液可以返流坠入气道而咳出血痰或血液;大量咯血也可以咽下致呕而排出黑褐色血块。但呕血者常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病史,主要是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呕血中常伴有食物残渣,色暗红,为酸性。呕血停顿无持续血痰,但常有黑便甚至便血。
第九页,共14页。
咯血患者的用药护理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通过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起到止血作用。
酚磺乙***:具有增强血小板功能和粘合力,减少血管渗透性的作用,从而到达止血效果。
蛇毒血凝酶:由巴西蛇〔巴西蝮蛇属〕的毒液经过别离和提纯而制备的一种凝血酶。不含神经***及其他***,具有类凝血酶作用,能促进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用药后由于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肺循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血凝块的形成,到达止血目的。用药过程中,假设病人出现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及血压升高等副反响时,应注意减慢静注或静滴速度。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妊娠患者,均应慎用或不用。
第十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