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ppt

格式:ppt   大小:2,594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1/10/21 文件大小:2.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第一页,共74页。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heart disease, 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引起冠心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AS〕。
AS病理变化是脂类沉积于血管壁,进一步增大成为粥样斑块,斑块可大局部阻塞管腔,限制血流,故劳累后可出现心肌供氧缺乏,表现为心绞痛。斑块可钙化、变硬,易碎,脱落后可阻塞小血管,脱落的地方可形成溃疡,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阻塞血流,引起供血障碍,心肌组织病变乃至坏死,出现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 AMI)。
冠心病在世界上发病率位居前矛,在我国也是明显升高,且主要死于AMI,故AMI的诊断非常重要。
第二页,共74页。
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一)危险因素(risk factor)的概念和认识

危险因素是指个体固有的生理、心理因素或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它们的存在可促使疾病的发生,去掉后可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
第三页,共74页。
危险因素不等同于病因。它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长期前瞻性或大样本回忆性研究而来,证明某种因素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升高多见)和疾病有关。
危险因素不是诊断指标,通常把危险因素增加的人称高危人群,病人还应通过其它手段确诊。
同一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中,常用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RR)表达其危险程度。RR指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人与未暴露于此危险因素或与危险因素低于某一水平相比较,发病概率的比值。
第四页,共74页。
(二)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TC、HDL-C和TG为主要辅助辅助诊断冠心病的指标。~ 。,,。有人认为TC/HDL-C可更准确地预报冠心病的发生,TC/HDL-C>5,冠心病发病率急剧上升。
第五页,共74页。
(1)炎症与冠心病:
炎症细胞是早期动脉硬化形成的启动步骤;
炎症产物促进了动脉硬化的进程;
慢性炎症导致平滑肌增生:平滑肌增生、内
膜下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等组织改变是动脉硬
化的关键步骤,炎症还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
形成,故炎症比狭窄是一个更重要的决定因
素。
第六页,共74页。
(2)CRP与冠心病
①CRP的根本特性:
CRP为急性时相蛋白,常规CRP参考值上限为10mg/L。
②CRP和冠心病:
因而CRP被看做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和冠脉不良预后有关,是冠心病一个长期或短期的危险因素。CRP也是心肌损伤或脑中风的标志物。AMI发生后3h,中风后12h可测到升高的CRP。未溶栓治疗的AMI升高与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衰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冠心病的危险用超敏CRP(high sensitive CRP, hsCRP),参考值上限为2mg/L。
第七页,共74页。
(1)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纤维蛋白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平滑肌的增生和迁移;它增加血流粘滞性,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促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3g/L是发生恶性事件的预兆。
第八页,共74页。
(2)凝血因子Ⅶ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凝血因子Ⅶ+Ca++ →激活因子X→催化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栓形成。
因子Ⅶ是独立危险因素,升高>25%,5年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62%。PAI-1亦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第九页,共74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心血管的危险因子。
HCY参与体内转硫基、转***过程,被降解为半胱氨酸(cysteine, cys)。机体新陈代谢障碍,HCY无法降解而堆积。HCY会损害血管壁,血管内膜增厚、粗糙、斑块形成,管腔狭窄,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参考值
第十页,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