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马哲试题(1).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哲试题(1).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哲试题(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试卷(一)卷
院系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哲学是、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
3、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和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4、和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和。
6、感性认识有、和三种形式。
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和。
8、物质生产方式包括和两个方面。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与性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2、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
A 相对主义 B 形而上学 C 二元论 D 唯心主义
3、矛盾的转化是………………………………………………………( )
A向好的方面转化 B向坏的方面转化 C向对立面转化 D向更高层次转化
4、“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是…………………( )
A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 绝对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 否认了人的能动性
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 生产关系 B 思想关系 C 物质关系 D 家庭关系
7、阶级是………………………………………………………………( )
A 永恒存在的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思想范畴 D 政治范畴
8、区分社会形态的根据主要是………………………………………( )
A 社会的阶级关系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产品分配方式 D 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
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 )
A 贯穿于阶级社会始终的矛盾 B 体现社会发展所有规律的矛盾
C 贯穿于人类生活始终的矛盾 D 是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解决的矛盾
10、衡量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
A 生产力发展状况 B 人们的精神面貌
C 文化发展水平 D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物质:
2、度:
3、生产力: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或改正之,每题4分,共16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根据。
2、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3、凡是承认事物变化发展的学说就是辩证法。
4、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表现出来,因此社会规律具有主观性。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在哪里?
2、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表现是什么?
六、论述题:(共1题,14分)
1、联系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