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药源性肾损害精美.ppt

格式:ppt   大小:2,455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源性肾损害精美.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0/23 文件大小:2.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源性肾损害精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药源性肾损害精美
第一页,共77页
概述
药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因为肾脏生理代谢功能的特殊性,大部分药物要经过肾代谢或排泄,药物毒副作用易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不同种类的药物可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毒性,及免疫性损害导致多种形式的肾脏疾病发生。年老、体液不足、已存在慢性肾功能或脏器功能不全及其它肾毒性因素的共同存在,都是导致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二页,共77页
概述
据临床统计,20%的***急性肾衰是由药物引起,近l0多年来,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的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以及高难度手术的增多,多药合用增多,都成为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基础。由于肾脏在人体代谢中的重要性及损害后的严重性,因此必须重视药源性肾损害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页,共77页
一、肾脏易受药物损伤的原因
肾血流丰富,占心排量的25% ,% ,因而药物随血液到达肾的药物量大。 肾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及维持人体内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肾血流调节有特殊性,一些药物容易引起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如ACEI、NSAIDs、甘露醇、显影剂等。 肾内的一些酶将药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等)降解为有肾毒性的产物。
第四页,共77页
肾脏易受药物损伤的原因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面积大,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沉积机会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积大,与药物接触的机会多。
因为肾小管耗能大,缺血、缺氧时易受到损伤,对药物肾毒性的易感性较高。
因为肾小管具有浓缩功能,肾小管液中药物浓度随小管液的浓缩大大升高。
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药物可能在肾组织蓄积。
肾有酸化功能,尿pH较低,一些药物(如氨甲碟呤、磺***类药物等)易沉淀析出。
第五页,共77页
二、药物肾毒性作用机理
细胞毒作用
免疫性损伤
肾前性或梗阻性因素的肾脏损害
细胞因子的作用
第六页,共77页
细胞毒作用
药物通过直接作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其毒力程度与药物浓度有关。
药物浓度低时,毒性作用主要累及肾小管细胞的功能:近端小管损害引起范可尼综合征等症状;远端小管病变则为尿浓缩功能和酸化功能障碍,表现为肾性尿崩症或肾小管酸中毒。
第七页,共77页
细胞毒作用
当药物浓度过高时,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细胞的氧传递系统导致缺氧,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或抑制某些酶的功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害。
第八页,共77页
细胞毒作用
其中,溶酶体损害在细胞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或“消化”多种物质。药物或一些有机物质(蛋白质、糖蛋白、脂类及多肽等)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贮存和代谢。当溶酶体内的药物超负荷蓄积时, 则能引起溶酶体损伤和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这是某些药物引起肾小管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第九页,共77页
细胞毒作用
溶酶体损伤导致细胞坏死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① 溶酶体破裂释放出酸性水解酶和大量药物分子,造成其他细胞器严重损伤,如线粒体呼吸障碍、微粒体蛋白质合成受阻等;同时氧自由基增多,钙离子细胞内流增多,导致细胞损伤直至坏死。
② 由于溶酶体膜融合能力受抑制,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浆中重新分布,造成细胞器损伤和细胞坏死。
第十页,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