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ppt

格式:ppt   大小:3,698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ppt

上传人:AIOPIO 2021/10/24 文件大小:3.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接闪装置与避雷元件
掌握接闪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掌握接闪线、接闪带和接闪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接闪线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掌握接闪杆、接闪线、接闪带和接闪网的安装方法
掌握防感应雷的常见避雷器的结构和原理
掌握常见低压避雷器的选择和安装
教学目标: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概 述
18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大量实验(风筝引雷电)建立了雷电学说,创立了避雷理论,发明了接闪杆。用接闪杆来保护高耸的房屋、教堂等,其方法是在物体的最高顶上固定一支更高的磨尖铁棒,在其下端通过一导线通到地下即通过避雷器来引雷放电。
贝尔发明电话机以后,就出现了第二种避雷器--导雷器,它实际上为一个火花隙。
19世纪末出现了阀型避雷器的前身。
到了20世纪,人们开始注意到感应雷击(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危害。
1968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研制出了一种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的新一代无间隙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猛发展,由于微电子器件对雷电电磁脉冲极端敏感,因而雷电产生的危害面就进一步扩大,许多领域都需要防雷保护。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第一节 直击雷的防范措施
防避直击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接闪器又包括:接闪杆、接闪线、接闪带和接闪网。它们都是用金属做成,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
建筑物
接地线
接地体
铁塔地网
接闪器
引下线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防避直击雷的方法:
通过接闪器尖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通过引下线,接地体迅速的将其送往大地。
防避直击雷的基本原理(P26)

结论:1)接地电阻越小,雷电压衰减的越快,雷击时散流得越快。因而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2)避雷装置只能大大减少被雷击的可能性。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一、工作原理与结构
接闪杆是一种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它是由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发明的,其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维护方便。
1、接闪杆工作原理:装设在比其他物体高得多的接闪杆,利用自身产生的向上先导来改变雷云的向下先导的走向,将落雷点吸引到自己身上来,以保护比它矮的物体不易遭受雷击。
2、接闪杆的结构
接闪杆是接闪器中的一种,采用热镀锌圆钢或度锌焊接的钢管制成,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 其弯曲半径为最小4 . 8 m m 至
最大1 2 . 7 m m 。
第二节 接闪杆
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防高电压引入(感应雷)的专用避雷器:电力避雷器、电信避雷器。
避雷器中的避雷元件(有些可独力使用):放电管、氧化锌压敏电阻、半导体二极管等。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部分防直击雷接闪杆外形图
5A3型优化接闪杆
3A2型优化接闪杆
ZGU-
普通接闪杆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优化接闪杆:
它具有接閃、降低雷電流幅度及延長放電時間,使di/dt減小的功能 。
提前预放电接闪杆():
接闪杆主要由激发器从自然界的电场中吸收并贮存能量。反射器及避雷器针尖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处于等电位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激发器与反射器之间有电场强度,每当雷闪发生前,电场强度会迅猛增大,激光激发器与反射器之间的电位差大致相当于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它们之间的电压降迅速增加会造成尖端打火,并使尖端周围的空气离子化,形成尖端放电现象。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3、接闪杆接闪器的最小直径
直径
针型
圆钢(mm)
钢管(mm)
针长1m以下
12
20
针长1-2m
16
25
烟囱顶上的针
20
40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二、接闪杆的保护范围
1、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早期采用的有:改进折线法、曲线法、直线法
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滚球法。
滚球法:指以某一定半径的球体,在装有接闪器的建筑物上滚过,滚球被建筑物上所装的接闪器撑起,这时球体的弧与建筑物之间的范围。
根据建筑物被雷击后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我国《防雷技术标准规范》规定,把建筑物分为三类,其滚球半径如表:
保护图:
建筑物类别
滚球半径hr
第一类建筑物
30m
第二类建筑物
45m
第三类建筑物
60m
第三章接闪装置与避雷器件
2、单支接闪杆保护范围的计算 (1)当接闪杆的高度h≤hr时:
说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