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论当代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改编.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当代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改编.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21/10/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当代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改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当代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改编

摘要:文学作品与影视创作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作为一种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具有直观性;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具有“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义性和朦胧性。在视觉文化冲击的今天,电影逐步代替了文学的主导地位,而文学也依靠电影重新获得轰动效应。二者相辅相成的潮流势不可挡。所以,把握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之间的改编过程就成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研究话题。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改编

近年来,随着影视技术的逐渐成熟,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联姻日渐频繁,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王朔的《顽主》、《动物凶猛》,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屏。但这一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导演等的主观因素和影视技术等的客观因素干预,改编的结果却呈现两种不同的方向:有的作品是更深化了原作的主题,而有的作品则只是借用原作品的情节,挖掘另一种内蕴情感。本文将选取葛优主演的两部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为例,简单分析文学作品在改编为电影后所呈现的两种不同主题意蕴状态。
一、深层主题的诠释——《顽主》
1989年,在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了十年的时候,在夹杂着浓重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气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导演米家山将王朔的小说《顽主》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用于观(张国立饰)马青(葛优饰)杨重(梁天饰)三个青年的自我嘲讽、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折射出整个社会芸芸众生浮躁、空虚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渴望美好、追求自我的内心。电影《顽主》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原著,将王朔式的嬉笑怒骂进行到底。下面我将从声音、情节场景和语言三个方面探寻《顽主》是怎样将作品的艺术形象、主题意蕴更加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声音:电影是由几句《黄土高坡》的声音拉开帷幕的。接着配合着高楼大厦、千奇百怪的现象响起了具有特色的摇滚插曲《忧心忡忡者说》,并在屏幕上显示歌词:“我曾梦想现代化都市的生活,可现在的感觉我不知该怎么说。这里的高楼一天比一天增多,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短短一段歌词,唱出了故事的主题。歌词里的每一句话都唱出了生活在这个年代里年轻人们的心声。寥寥几笔,就将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和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们的心态总体展现在观众眼前。片中在于观和丁小鲁一起快乐的游玩时还插入了一段《爱,不需要理由》的音乐,于观感慨“希望在一个女人的温存里休息一辈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对最本质的生命和爱的珍惜。结尾处,开头出现过的摇滚曲风又一次响起,在影片情绪表达需要的时候尽情地“发泄”。他们三个人走在大街上找打,潇洒的三人行镜头,配合豪放的现场摇滚乐,相互配合,达到了一种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人们的现实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曾出现这样一段女播音:“大千世界,瞻仰毛主席遗容,凭本人的工作证、身份证或介绍信入场······”这些都具有鲜明时代的烙印。将时代气息贯穿于作品始终。
情节场景:影片开头伴随着摇滚音乐,出现大量蒙太奇手法的镜头:高楼上照射出有点变形的市容;各式各样的人物中近处取景镜头尾随着音乐音节交替剪切,迷茫面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