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word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word资料(精).doc

上传人:1259812044 2016/7/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word资料(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框架) 1 总则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 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 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事故分级按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 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 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 实行分类管理, 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 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 加强培训演练, 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它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2 组织指挥与职责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组织机构图) 3 预防和预警 环境污染事故源 企业基本信息自然概况;地理位置;气象及水文资料;周围居民点、敏感点信息; 环境污染事故源厂区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排污管线( 要求标明产污环节、排污口位置); 产品在从原料→产品存储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环境污染事故源基本情况,包括事故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可能发生事故的时空特点。 预防工作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放射源等事故源进行调查, 掌握本企业潜在事故源环境优先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购置优先污染物的快速监测设备, 建立优先污染物的处置技术。 预警及措施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 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 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 )发布预警公告。(3 )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 )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 )针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 )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程序 信息报送与处理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 应立即在 1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 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 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 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 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 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指挥和协调 指挥和协调机制根据需要, 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 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环境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