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琵琶行2013.ppt

格式:ppt   大小:3,057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2013.ppt

上传人:drp539604 2021/10/26 文件大小:2.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2013.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琵 琶 行
白居易
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知音故事:《高山流水》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
稽康悲奏《广陵散》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
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学目标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作品。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主旨。
学****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主旨。
学****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知人论世
“元白” (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 (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学浅切于白居易,学***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白堤”  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世称“白堤”,与“苏堤”并称。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孺子解吟长恨曲
胡人能诵琵琶篇
唐玄宗挽白居易联
琵琶行
解 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返回
写作背景:
唐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了宰相武元衡,这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互相倾轧,宪总也无可奈何,而已不在左拾遗柬官位置上的白居易,却首先上疏,要求皇帝”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当局深诬他越职言事,于是把他贬为江州司马,,他到江边送客,发生了《琵琶行》序中的故事,便有了这首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