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医学急救的方法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04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急救的方法措施.docx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1/10/26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急救的方法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荆州华中福康急诊医学
医学急救的方法措施
第一章 绪论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 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4)普通急诊患者: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5)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3、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 EICU
4、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①综合分析②侧重功能③逆向思维④时限紧迫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心脏骤停, SCA: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
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 PEA。
2、心肺复苏,CPR: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VT,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3、心脏骤停的原因: 5“T”和6“H”
5“T”:中毒、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创伤心电图类型:室颤、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顿、无脉性室速
4、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 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
5、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按时间依次划分为骤停前
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
☆6、现代复苏的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 BLS、高级生命支持 ALS、复苏后处理
三个要素:心脏除颤、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7、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 (“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①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 ;
②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
③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
④双侧瞳孔散大;
⑤意识突然丧失;
⑥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
△⑦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
8、心肺复苏过程中通常根据心电波形和大动脉搏动判断复苏的有效性。
冠状动脉灌注压, CPP:主动脉舒张压和右房舒张压之差,灌注压大小与心肌血液灌注
呈正相关,被认为是反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金标准和可靠性指标,维持 CPP>15mmHg是
心肺复苏成功的必须条件。
第二节 ***基本生命支持
-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3
精品文档
荆州华中福康急诊医学
1、基本生命支持, 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
BLS包含了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
CPR;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
前三个环节。
归纳为初级:ABCD,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电除颤。
顺序为: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窒息病人首先解除气道梗阻,顺序:
A
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2、心肺复苏流程图:(课本P10
图2-1)
3、开放气道:①仰头抬颏法:患者无明显头、颈部受伤时使用
②托颌法:高度怀疑患者有颈椎受伤时使用
注意:心脏骤停早期出现的叹息样呼吸(濒死呼吸)是无效呼吸,一旦发现无呼吸,先给
2
次人工通气,每次时间
1秒以上,应见胸廓起伏。
4、人工通气方法:①口对口呼吸②对鼻呼吸
注意:对于有自主循环(可触到脉搏)的患者,人工呼吸维持在
10~12次/分,大致每5~6
秒给予1次人工呼吸,约
2分钟重新检查
1次脉搏。
☆☆5、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在胸骨下
1/3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接处
②按压手法:患者放置仰卧位,平躺在坚实地面上。急救人员跪在患者身旁,一个手掌根部
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进行按压;使身体稍前倾,使肩、肘、
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幅度约
4~5cm,频率为≥100
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
手掌不离开胸壁。应“快速、用力”按压,但不得

击式按压。
③按压/通气比:目前推荐使用按压
/通气的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
大约是2分钟。
2人以上CPR时,每隔2分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