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于宽容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宽容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21/10/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宽容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宽容教学的几点思考
湛江师院附中 罗成真
内容摘要:如今的教学中,因为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各方面要求,使学生在学校体验着同伴的嬉戏和快乐的同时,也被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所困扰,这也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充满了压力和烦恼,甚至迟到早退,违反校规。但教师在批评体罚的同时,更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们,让他们在正常生活学习中建立自信。
关键词:   批评体罚    宽容      自信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意味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固有内因和最终结果。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学,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也不仅仅是用分数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应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关怀,是为学生未来生活所做的准备。因此不是学生做了错事就要严厉批评,打压个性,而应该宽容教学,讲究方法和策略,在循循善诱中疏导和管理。
一、 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的少年儿童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和“被人瞧不起”,其次是“考试”(%),“被同学欺负”(%)。
  “老师批评或体罚”是近年来反映较多的一种校园伤害事件,有如此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惧怕老师的批评或体罚,已经使人感到那一棵棵稚嫩心灵上的重重伤痕。而调查还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学生,在中小城市、%、%%。
二、 学生受伤害的原因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身心无忧的地方。事实上,学校一直是一个令少年儿童又爱又恨的地方,那里有无穷的知识,有同龄的伙伴,有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有繁重的课业、无尽的烦恼。一旦进入学校,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充满了压力和烦恼,他们过早地开始感受到“苦”的含义。尤其是在学习成绩(更严格地说是考试分数)和班级或学校名次压力下,就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他们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最终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让学生求上进,教师不知不觉地开始扮演着教育、约束、惩罚的角色。
三、如何以宽容之心面对少年儿童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淘气的男生,家庭条件较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这些少年儿童因生活中一些不尽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教师或同学的歧视。摸清楚了学生的心理,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学会宽容对待,合理疏导,避免学生因压力过大产生厌学情绪。对这类学生群体,必须在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地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笔者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2007年1月在进入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