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动物遗传学
第一页,共78页
第一节 遗传学分类
第二节 近交系动物
第三节 封闭群动物
第四节 杂交F1代动物
第五节 遗传质量监测
第二页,共78页
从遗传学角度讲,实验动物应是具有明确遗传背景并受严格遗传控制的,属于遗传限定性动物。
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与反应特性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不同遗传背景与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有时可引出不同质和量的反应。
第三页,共78页
20世纪50年代,罗歇尔(Russel) 和布鲁克(Bruch): ┌────┐ ↓ ┌────┐ ↓ ┌────┐ │ 基因型 │ ─── ∣ 表现型 │ ─── ∣ 演出型 │ └────┘ └────┘ └────┘ 动物的基因型、表现型、演出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式 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应从控制实验动物的遗传、 微生物和寄生虫、营养、环境等四方面着手。
周围环境
发育环境
胚胎期、哺乳期
生活环境、实验环境
生物反应现象,对实验产生相应反应
酶、蛋白质、动物形态
基因、染色体、DNA及构象
第四页,共78页
一、动物的生物学分类方法
一切动物的分类都离不开传统的生物学分类法则。
每一种实验动物都可以在传统分类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大鼠为例,它属于:
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
—鼠科—大家鼠属—大家鼠种
第一节 遗传学分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五页,共78页
常用哺乳类实验用动物的分类学位置
目
动物
目
动物
有袋目
贫齿目
食虫目
翼手目
兔形目
食肉目
鲸 目
袋鼠
犰狳
刺猬
蝙蝠
兔、鼠兔
猫、狗、鼬
江豚
奇蹄目
偶蹄目
灵长目
啮齿目
马、驴、骡
猪、牛、羊、鹿
猕猴
大鼠、小鼠、地鼠、沙鼠、豚鼠
第六页,共78页
犰狳
沙鼠
鼬
鼠兔
第七页,共78页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s) 相同基因型
杂交F1代动物(F1 --Hybrid) 相同基因型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不同基因型
遗传特点
基因类型
二、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
第八页,共78页
种(species):是动物学分类系统上的基本单位。
同种动物能共同生活、交配、繁衍后代,异种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三、 种、品种和品系的概念
第九页,共78页
品种(stock)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地遗传。如新西兰白兔、青紫兰兔、Wistar大鼠、KM小鼠等。
第十页,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