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球如此之热……自 1975 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温室效应会导致许多的可怕的后果, 包括南北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淹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沿海低地地区,因此后果十分严重。 1995 年 11 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上, 44 个小岛国组成了小岛国联盟, 为他们的生存权而呼吁。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 CO2 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 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有 5亿人得疟疾,其中 200 多万人死亡。所以说温室效应已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环境危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全球的环境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努力。相信大家携起手来一定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家园。产生温室效应的源头温室效应的简介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 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做什么?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 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大气辐射向所有方向发射,包括向下方的地球表面的放射。温室气体则将热量捕获于地面- - 对流层系统之内。这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从某一高度射向空间的红外辐射一般产生于平均温度在-19 ℃的高度,并通过太阳辐射的收入来平衡,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能保持在平均 1 4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大气对红外辐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强,从而引起由温度较低、高度较高处向空间发射有效辐射。这就造成了一种辐射强迫,这种不平衡只能通过地面对流层系统温度的升高来补偿。这就是“增强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简略图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 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 ℃,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 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海平面升高 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 5× 106 km2 ,人口约 10 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 1/3 。如果考虑到特大风暴潮和盐水侵入,沿海海拔 5 m 以下地区都将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 1/2 。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当海水入侵后, 会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在推进制订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科学家预测,如果我现在开始有节制的对树木进行采伐,到 2050 年,全球暖化会降低 5% 。温室效应的危害气候转变: ‘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 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 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利用复杂的气候模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估计全球的地面平均气温会在 2100 年上升 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