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开诊所所需工作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诊所所需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相惜 2021/10/28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诊所所需工作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门诊工作制度
,自觉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依法执业。
,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悬挂于醒目位置,执业地点、执业范围、负责人等登记项目发生变化,提前申请变更。
,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工作任务,主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规范、准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填写门诊日志。
,合理治疗,科学用药。对疑难病人门诊不能确诊者,及时转上级医院。对急、危重病员,给予优先接诊,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设施消毒工作,依法处置医疗废物、废水,保证医疗安全。
,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衣帽穿戴整洁,佩戴胸卡,保持诊所环境清洁。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制定合理的各项业务收费标准并公示,收款后出具正规合法的票据。
,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1、在门诊日志上逐一登记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门诊就诊人数、处方数相符。
2、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现)住址、病名(诊断后)、初诊或复诊等基本项目。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
3、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地址不详细、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4、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完整、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在门诊日志上作“疫情已报”标记。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按照规定上报时间和上报途径,以最快的方式上报,严禁缓报、瞒报、漏报、谎报传染病疫情。
,详细记录每一位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基本情况。
,保护患者隐私,严禁私自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
。发生传染病流行或爆发时,诊所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和安排。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诊所所有卫生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消毒隔离及疫情处理的程序。
2、诊所医护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
3、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对乙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应于6小时内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其他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报告,并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4、诊所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漏报、缓报。
5、诊所工作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6、积极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治疗室工作制度
1、进入治疗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操作时带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动水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治疗结束后随时清理用品,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除医疗用品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进入治疗室。
3、各类医疗器械放置有序;无菌物品专柜保存,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定期检查,避免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