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贻贝 SOD 纯化方法的比较毕业学校: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姓名: 白超内容?简介贻贝、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论文摘要?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技术原理贻贝?贻贝也称“海红”,“壳菜”,“淡菜”,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贻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素有“海中鸡蛋”的美称。?贻贝作为一种优质的海产养殖贝类, 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但是,随着贻贝养殖产量的迅速增加, 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贻贝资源, 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深加工贻贝产品,既是贻贝产业面临的巨大机遇, 也是贻贝产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简称 SOD)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早在 1939 年 Mann 和 Keilin 就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出这种金属蛋白,并命名为血铜蛋白。直至 1969 年 McCord 和 Fridovich 发现了它的酶活性后,才命名为 SOD ,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人们按金属辅基的不同已发现了四种 SOD , 分别是 Cu/Zn 一 SoD 、 Mn 一 SOD 、 Fe 一 SoD 和 Ni-SOD 。论文摘要?摘要: 采用热变性——硫酸铵分级沉淀——并分别采用两种柱层析方法—— SephadexG-100 ; DEAE-SephadexA-50 和SephadexG-100 两次柱层析的方法从贻贝中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粗酶液比活力 U/mg ;SephadexG-100 提纯酶液比活力为 U/mg ;DEAE- SephadexA-50 提纯酶液比活力为 U/mg ; 两次柱层析提纯酶液比活力为 U/mg 。从提纯酶液的比活力可以看出只经过 SephadexG- 100 的纯化效果优于经过 DEAE-SephadexA-50 和 SephadexG-100 柱层析两次柱层析的方法。实验目的?目前,我国的贻贝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贻贝活性物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及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开发更多更好的贻贝活性物质新型产品成为目前的重要课题。? SOD 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近几十年来, SOD 的纯化、性质、结构的研究多见于人,哺乳动物, 植物酵母等陆地生物的报道,海洋生物尤其是贝类 SOD 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采用两种纯化方法,即① SephadexG- 100 ② DEAE-SephadexA-50 和 SephadexG-100 进行粗酶液的纯化提取。比较两种方法提纯后的 SOD 的比活力, 酶的纯化倍数。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比较酶的提纯效果。实验方法?采用热变性,硫酸铵分级沉淀进行粗酶液的提取。?采用两种柱层析方法—SephadexG-100 单次柱层析; DEAE-SephadexA-50 和SephadexG- 100 两次柱层析的方法从贻贝中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结果? G-100 柱层析收集液在 280nm (系列 1)和酶活力(系列 2)图实验结果? A-50 柱层析收集液在 280nm (系列 1)和酶活力(系列 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