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数学计划总结《角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计划总结《角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maxdoer 2021/10/2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计划总结《角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计划总结—《角的大小比拟》教学反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般人要反思,作为具有职业特别性的老师,更需要反思。只有反思,才能促进老师成长。对此,我深有体会。在这学期教学“角的有关知识”时,我是如此做的:
  1认识角。指角,摸角,找角,想角(闭眼,依照老师的讲述想角),变角(一段绳放桌子上,让学生拉成一个角),
  2做角。利用桌上的各种材料做成角,指出顶点、边,同桌交流。
  3、体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老师变化角两条边的长短,让学生观察,引导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  角的大小比拟,分别出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和大小接近的角。让学生比拟大小。
  学生从指角、摸角、找角、想角、变角的活动中认识了角,都能较好的说出角的特点: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认为通过活动来认识角的教学是可行的。但是,做“数一个扇形有几个角”的练习时,大部分学生出错。我想缘故在于上课时只让学生摸了一个角,学生对角的特点还没完全掌握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另外,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对“角的大小比拟”掌握不够理想。我想是由于学生们动手操作不够多,思维没有得到拓展。我决定下一节课给出一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比拟角的大小的方法,使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课后,反思本人的教学有几点是需要改良的: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个教学点,是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此内容属于提高要求,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困难,在此不必教学。2、让学生指角时,我的引导不够。当发觉非常多学生指角时只是指着角的顶点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角是顶点与两条边所夹的部分”。3、教学角的大小比拟时,学生得出了观察法、重叠比拟法、连线法(连接角的两边,构成一个三角形,看第三条边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