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doc

格式:doc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7/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发展心理学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儿童心理发展的非线性模式第三章婴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新生儿心理的发生第二节婴儿早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三节婴儿晚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四章幼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幼儿的主导活动第二节幼儿的言语发展第三节幼儿的认知发展第四节幼儿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2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涵义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行为模式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是发展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一)儿童期的年龄界定年龄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苏联心理学界曾把发展心理学称为年龄心理学。人们一般从4个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年龄大小: ①实际年龄,也称时序年龄或自然年龄,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天然周期来衡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命历程,即一个人出生后实际存活时间的久暂。②生理年龄,这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或退化的程度。青年中期末(约 22 岁)体质和体能的发展水平达到一生中的巅峰状态。③心理年龄, 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心理水平的高低。关于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已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普遍接受。个体的心理发展几乎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之中,人只有在临终之前才会出现短暂的普遍的心理衰降。卡特尔认为流动智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在青少年期就达到一生的巅峰;而结晶智力,如言语能力、判断力、专业知识技能等,在成年后仍不断发展。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两种智力兼用, 因而从总体上看, 成年人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化, 智慧总是在不断发展着;情感、意志和个性也将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④社会年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标识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的时距内,在某个社会实践领域中的社会适应的程度有多高。一定的社会文化对其社会成员的角色身份所应具备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个体的行为方式逐渐符合社会对其角色身份的期望的过程,即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同个体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中的资历有一定的关系, 如学龄、工龄、教龄、职龄、党龄、军龄、婚龄等等,都是按特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来界定的社会年龄。多种的具有相应社会功能的社会年龄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大致图景。一个人对事业的使命感和工作业绩,及其人际关系的协调水平,是衡量其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实际年龄通常简称年龄,人们****惯于以年龄为时间标尺来衡量某一年龄或某一年龄区间的大多数人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发展方面所能达到的真实水平。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只有同这个参照标准( 即年龄常模) 相比较, 才能显示出他的发育或发展水平是超前或是滞后, 还是属于常态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同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成熟也并不同步。然而,对于儿童期的年龄界定,必须考虑大多数的儿童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的一般状况, 对他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进行综合考察。儿童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趋于减弱;然而,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基础,并且二者日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因此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也可以合称心理社会年龄。一个多世纪以来,儿童的生理成熟的前倾化趋势明显,男女***的性成熟期均逐代提前到来。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的高学历化,社会成熟的年龄又不断后延。同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又有性别上的差异, 因此儿童期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意见, 狭义的儿童期是 0~ 12岁, 广义的儿童期是 0~ 18 岁,儿童期终结的实际年龄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本书是研究广义的儿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是毕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二)行为模式 3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 也包括内隐的意识特征。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发生发展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使主体的行为模式趋于结构化,表现“主体→客体→真理”的认知模式, 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须脱离自我中心状态, 面向客体, 运用结构化的动作格式系统去整合客体, 并服从于客体运动的规律,才能认识客观真理。动作格式并不是对动作的知觉,而是动作本身的概括化,不同的格式可以整合为一个动作格式系统,还可以迁移到不同的客体上去,并能内化为认识结构的组成元素。譬如, 当1岁左右的婴儿伸手拿不到毯子上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