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学总复习:有机合成;有机物推断
(一)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有机合成途径和路线
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思路:
(1) 根据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所带官能团性质及题干中所给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审题 分析,理顺基本途径。
(2) 根据所给原料,反应规律,官能团引入、转换等特点找出突破点。
(3) 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
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 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卤原子(烯、焕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醇的取代)
引入双键(醇、卤代炷的消去;焕的不完全加成)
引入羟基(烯加水;醛、酮加氢气;醛的氧化;酯水解;卤代炷水解;糖分解为乙 醇和C02 )
生成醛、酮(烯的催化氧化;醇的催化氧化)
(2) 碳链的改变:
增长碳链(酯化;快、烯加HCN;聚合等)
减少碳链(酯的水解;裂化;裂解;脱短;烯催化氧化)
(3) 成环反应(不饱和炷小分子加成一一三分子乙焕生成苯;酯化;分子间脱水;缩合; 聚合等)
(二) 有机物推导
'结构'
反应
思路:审题(分析)一找明、暗条件一找突破口 { 一 [一综合分析推导一结论
特性
、现象,
方法:逆推、顺推、层层剥离、推理等方法,可根据不同题意及已知条件选择不同方法。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图示填空:
W|,NaHC03 [庇(潇3)2「,°丑-.目NaOH溶液(足),叵
E(足)
A Br2
Ni (催化剂)
A H+ A bh OH醇溶液(足)
1 jJ-,
Hl (环状化合物。『6。2) LlI (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 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
(2) B在酸性条件下与*2反应得到E, E在足量的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转变为F,由E
转变为F时发生两种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o
(3) D的结构简式是。
(4) l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lmol G,其反应方程式是。
(5) 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解析:
(1) A物质可以跟NaHCO3发生反应,说明A含有短基,能跟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说明 含有醛基,A氧化产物B (毯酸)在酸性条件下与B0反应生成E,说明B分子中有不饱和键
/0
(单看C与H2的加成不能说明含C = C双键,因一C-H也可发生与色的加成反应)。结合
问题(4)中1 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G,可知除了一个醛基消耗了 lmol H2外,另外还有 一个碳碳双键。所以A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醛基、慧基。
(2) 由前面分析,已知B是含有C = C双键的二元酸,与加成后生成E物质,E在 NaOH的醇溶液中必然要发生消去反应,同时段基会跟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3) 从“H是环状化合物C4H6O2”和“F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OHC -CH = CH- COOH , B 的结构简式应该是 HOOC -CH =CH- COOH ,则 D 的 结构简式是:NaOOC -CH = CH- COONa。
(4) OHC -CH = CH- COOH + 1H2 - HOCH2CH2CH2 - COOH
(5) 找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必须寻找碳链异构体,而
OHC -CH =CH- COOH的碳链异构体只有一■种,就是CH, =C-COOH
CHO
答案:
(1)碳碳双键、醛基、彩基
消去反应、中和反应
NaOOC -CH CH- COONa
OHC -CH = CH - COOH + 2H2 — *—> HOCH2CH2CH2COOH
CHO
I
CH,=C — COOH
[例2] A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具有酸性。A水解生成B和C两种酸性 化合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o C能溶于NaHCO3溶液,并能使FeCZ溶液显色(酸性:段酸〉 碳酸>酚>水)。试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 B, C。
解析:由于A能水解,所以A是酯,其水解产物是两种酸性化合物,其中一种是短酸, 另一种具有两种官能团,根据题意是酚羟基(FeCZ显色)和短基(溶于NaHC03)o由于B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60,是乙酸。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8 — 60=138,若含有一个苯环、一OH、
/~ OH
-COOH,相对分子质量恰好是138,贝UC就是\2^C00Ho
小4 — ooccHq ——oh
口案:LoJ^COOH ; CH3COOH; ©CcOOH
CH„
/ \2
[例3]写出以CH2CICH2CH2CH2OH为原料制备C「2的各步反应方程式(必要的无机试剂 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