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mó jié),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独自一人。
异:另外的,别的。
逢:遇到,碰到。
佳节:指欢乐愉快的节日。
倍:加倍,更加。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以治寒驱毒,是著名的中药。在古代,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就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以避邪消灾。除此之外,还要登高望远、吃重阳糕、赏菊、畅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菊花节”。
写作背景
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时光飞逝,恰逢重阳,家家团圆,亲人相聚,只有王维,孤身一人,漂泊他乡——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每逢佳节,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只有王维,客居他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生承接读
师:回忆往年,每逢重阳,兄弟一起,共同登高。佩戴茱萸,畅饮菊花,吟诗作赋,欢乐时光,历历在目——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苿萸少ー人。
师:而现如今,又逢重阳,兄弟登高,少我一人。往事重现,背井离乡,思结万千,伤怀感触,喷涌而出——
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
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
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苿萸少ー人。
师生承接读
看花灯 猜灯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ー人。
贴春联 放鞭炮
正月初一 春 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
包粽子 赛龙舟
吃月饼 赏月景
正月十五 元宵节 看花灯 猜灯谜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包粽子 赛龙舟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景
……
巧用替换 创编诗句
忆山东兄弟
现代(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 ,
遍 少ー人。
正月初一 春 节 贴春联 放鞭炮
师:王维客居他乡,孤身一人,每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女:每逢佳节倍思亲!
男:每逢佳节倍思亲!
齐: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生承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