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东丰县第四中学 董萍
《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千世界,我们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名利、地位、权势、美貌、才华、智慧、平等、自由、民主、公正、和谐等等,那么,各位同学你们想要的是什么呢?
【作者档案】:
孟子,名( )字( )( )
时期( )家( )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 )。
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读准字音】:
1、不为( )苟得也
2、死亦我所恶( )
3、为( )宫室之美为( )之
4、一箪( )食
5、一豆羹( )
6、蹴( )尔
7、不屑( )
8、乡( )为身死而不受
【解释实词】:
【得兼】 【苟得】
【恶】 【患】
【如使】 【丧】
【蹴】 【不屑】
【万钟】 【何加】
【奉】 【已】
【本心】
【翻译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研讨问题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下面的问题
1、文中提到了那些人?
2、他们面临着怎样的选择?
3、他们最终做出怎样的选择?
【交流展示】
哪 些人 最终的选择
怎样的选择
我 鱼与熊掌,生与义 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
行道之人,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
贤者
生与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有的人
万种与礼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全班讨论】
孟子对这些人的行为有没有做出评价呢?
【内容延伸】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