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仅供个人参考
: .
根据现场现有情况,建议采用以下两种加固方案
一、 采用灌浆料加固
对现有墙面采用凿除,凿除至结构层,对裸露钢筋纠正,如断损,建议采 用绑扎(焊接)至结构钢筋符合设计要求,然后采用支模浇筑灌浆料加固。 具体工艺流程:
粉刷层凿除一结构面凿毛一涂刷界面剂一墙面的模板支撑一灌浆料搅拌、 浇
注一养护
1. 基层清理
(1) 首先将与灌浆料接触的旧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不应有油污、浮灰、粘贴
物、木屑等杂物。也不应有活动的混凝土碎块和石子等。
(2) 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等缺陷需修补时, 将需修补的部位按修补规范 要求凿除、清理干净。如钢筋裸露需重新灌筑时,应将钢筋表面油污或粘着物一 同清理。
2. 模板安装要求
(1) 坚固、稳定、无渗漏。
(2) 采用专用模板,质量可靠、适应性强。
(3) 模板对口应当刨平,模板与模板对接缝贴塑料基粘胶带,贴在内侧效果好, 不可能时贴在外侧。
(4) 原混凝土基础表面满涂425#水泥净浆以确保新浇灌浆料与旧混凝土的粘结。 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用水泥浆、胶带、发泡剂等密封,水泥净浆要干稠一些,
达到整体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5) 检查方法:一般用手电筒从外往里照射,模板里边没光线表示严密,再就
是用灌水法检查,应达到不漏水的程度。(6)模板连续支护高度超过 2m宽度 ,=20 cmx 15 cm的灌浆孔,同时准备好相同尺寸的木板以便灌浆完成后将孔堵严, 首先从下面 一组灌浆孔灌浆,当灌至接近预留孔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将孔堵严, 再从 上面一组预留孔继续灌浆,依次类推,直至灌浆完成。
(7) 如缺陷较大则在缺陷的中下部支护模板,上部留出足够的空间用来灌浆。
(8) 对较大的缺陷可先从模板顶部灌浆,当灌到接近模板上端时,再用较干稠
的CGM填抹至未支护模板处,对较小的“蜂窝”可将拌和较干稠的 CGM用抹子直 接填充、抹平。
2. 灌浆料拌料操作方法( 1)灌浆料拌和时,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 上推荐用水量加入,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用水量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减少, 拌和用水应采取饮用水,使用其他水源时,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63)的规定。(2)灌浆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 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2〜3分钟(严禁手电钻式搅拌器);采用人工搅拌时, 先将倒在拌板上,而后加80%水量搅拌4〜5次后,再加所剩的20%水搅拌4次。 搅拌要边翻倒,边插捣。一般要求 5 分钟以上 , 使之彻底均匀,并增大流动性, 无浮浆 , 即可使用。(3)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地点 , 距离不宜过长。(4) 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 , 搅拌完的拌合物,随停放时间增长,其流动性 降低,保证 40 分钟以内将已拌和料用完。 (5)冬季施工时 , 灌浆料及拌和水应符 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的有关规定。(6)发现刚 搅拌完的拌合物表面上有浮水,这表明水量过多,应适当加一些GGh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