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班民间游戏:跳橡皮筋
设计意图:
通过观摩学,我融入了自己的新想法和教学特点,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律动游戏过程中,掌握用身体动作表现愉悦的玩耍。其次,通过感受、创编跳皮筋的花样来引发孩子自身的运动潜在因素,让幼儿发挥想象力,使游戏教学更好地激发幼儿活跃的思维,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掌握玩法,发展幼儿的腿部力量、弹跳力能力、平衡能力,培养其动作的协调性。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锻炼幼儿脚力、脚步的灵活力和培养幼儿之间的相互信任。橡皮筋本身利用好很好玩,但是要通过一步步的难度要增加跳橡皮筋的乐趣,可以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积极性。
与同伴友好地合作,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皮筋一根(5米左右)、10名小朋友(男女各两名)
四、游戏玩法:
1、由男女搭配进行分组,然后由石头、剪子、布决定哪组先跳,集体跳与单人跳基本动作相同。可以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八字形、波浪形等。
2、男女各在橡皮筋的两端框好橡皮筋,另一女孩子先低单脚跳,慢慢加高,另一男孩子若女孩子一样;双脚跳;用手打翻叉跳等。
五、活动分析:
优点:
1、材料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橡皮筋。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孩子们兴趣昂然,同时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经验升华。幼儿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的探索范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活动意识。
缺点:
由于所准备的材料有限及幼儿自己发挥能力的限制,导致幼儿想创新的一些具有难度的皮筋花样未制作出,今后在进行此类教学活动时,应尽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足够多的幼儿同时参与进来,平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操作方面的练习,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