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一)自然因子指标 1)地貌形态类型与分区相对高差很小平坦开阔平原 100 ~200 50~100 < 50 < 500 高丘中丘低(浅)丘丘陵> 500 100 ~500 500 ~1000 中切割高山浅切割高山低山> 1000 500 ~1000 100 ~500 1000 ~3500 深切割高山中切割高山浅切割高山中山> 1000 500 ~1000 100 ~500 3500 ~5000 深切割高山中切割高山浅切割高山高山> 1000 切割明显极高山相对高差( m) 海拔( m) 切割强度类型名称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 2)海拔与相对高差 3)坡面特征:包括坡度、坡长、坡向、坡形及组合、地面起伏等。 4)坡度组成坡度分级表〉55 35~55 25~35 15~25 6~15 2~6〈 2 坡度范围(o) 垂直坡急陡坡急坡陡坡斜坡缓坡平坡名称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 5)流域形状系数 6)沟谷长度 7)沟谷密度 8)沟谷割裂强度 9)主沟道纵比降平均比降= (主沟道沟头高程-沟道出口高程) /主沟道长度 10) 地理位置 1)气候类型与分区湿润区,干燥度<1 ;亚湿润区,干燥度=1 — ; 亚干旱区,干燥度= — ;干旱区,干燥度≥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 2)降水量 3)气温与地温 4)≥10℃积温 5)蒸发量 6)无霜期 7)风速与风向 8)大风日 9)气候干燥指数当k≥ 时,为干旱气候; >k ≥ 时,为半干旱气候; >k > 时,为半湿润气候; k ≤时,为湿润气候。 10) 太阳辐射与日照 0 . 1 6 tkr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 1)土壤类型 2)土壤质地与组成 3)有效土层厚度 4)土壤有机质含量 5)土壤养分含量 6)土壤酸碱度(pH 值)7)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8)土壤渗透速度 9)土壤含水量(率) 10) 土壤密度 11) 土壤团粒含量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 5 .植被因子指标组 1)植被类型与植物种类组成 2)郁闭度 3)覆盖度 4)植被覆盖率 6 .水文因子指标 1)流域的几何特征 2)水系形式 3)河流径流特征 4)河流泥沙特征 5)地下水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指标二)社会经济因子指标亚类 1)土地面积 2)人口总数 3)农业人口 4)农业劳动力 5)人口密度 6)人口增长率 7)基本农田面积 8)人均耕地面积(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桑树和耕种 3 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1)国民生产总值 2)农业产值 3)粮食总产量 4)粮食单产量 5)农民年均产值 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2)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3)水资源利用状况 4)交通发展状况 5)农村产业结构水土流失状况指标 1)侵蚀性降雨 2)降雨侵蚀力指标 3)产流量 4)土壤侵蚀量 5)土壤导水率 6)土壤黏结力 7)土壤抗冲性 8)土壤抗蚀性 9)单位面积溶蚀量 M tQS · 0?/ ii n k kN ??水土流失状况指标 (1) 水位(2) 流量(3) 含沙量(4) 径流量(5) 输沙量(6) 泥沙颗粒组成(7) 水体污染(8) 水土流失面积(9) 输沙模数(10) 径流模数 500_1000 ( 暂拟) 风蚀侵蚀区 200_500( 暂拟) 冻融侵蚀区 500 西南土石山区 500 南方红壤丘陵区 200 北方土石山区 200 东北黑土区 1000 西北黄土高原区允许土壤流失量 t/(km 2 a) 类型区水土流失状况指标(11) 土壤侵蚀强度我国 1997 年已颁布了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及混合侵蚀强度的分级标准, 一般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六级,并给出各级地表特征作为分级判别的依据。黄土高原区土壤侵蚀强度标准表〈 20 〉35 〉12 〉15000 剧烈 20~40 25~35 6~12 8000 ~15000 极强度 40~60 15~25 4~6 5000 ~8000 强度 60~75 10~15 2~4 2500 ~5000 中度 75~90 5~10 ~2 200 ~2500 轻度〉90 〈 5 〈 〈 200 微度(林)覆被率(%) (农)坡度(o) 侵蚀深度(mm/a) 侵蚀模数(t/(km 2·a) 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