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6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满分130分,其中物理80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参考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参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标准大气压P0=×105Pa
:H-1 C-12 O-16 Na-23 Cl-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 敲击水瓶琴 D.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以下描述中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关的是( )
2
A 形影相随 B. 海市蜃楼 C. 对镜贴花黄 D. 水中捞月一场空
【参考答案】A
【解析】
【详解】形影相随指影子随着物体移动,是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对镜贴花黄指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均是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 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冰棒周围冒白气
C. 冰雪消融 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
【参考答案】B
【解析】
【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
4
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B正确;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
D.灯泡内壁发黑是灯的钨丝先升华再凝华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 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大
D.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参考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一桶水、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故C错误;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个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6. 夜幕下的广场,孩子们都喜欢骑上能发光的滑板车遛弯,这种滑板车在人的助力下可以滑行起来,同时轮子会发光,停下来时就不发光。关于这种滑板车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 电能转化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