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西塞山怀古高.ppt

格式:ppt   大小:2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塞山怀古高.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21/11/1 文件大小:2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塞山怀古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此首怀古诗被誉为“金陵怀古之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 ,反对 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 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他被贬谪长达22年, 但却始终不屈。他的诗,内容多抒写内心苦闷,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快。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有《刘梦得文集》。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1824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
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锐气全都黯然收煞。
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
“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黯然收”三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 “下”:既有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③ 一“下”即“收”!两字对举就渲染出西晋是声势赫赫,东吴是闻风丧胆。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铁锁”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
一个“沉”字,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
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用意?
①对比,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王濬兵来之迅猛,吴国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之下不堪一击。
②诗人借用典故,怀古伤今,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感叹: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屡经兴亡盛衰,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句,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
“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