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居住区景观设计.ppt

格式:ppt   大小:18,953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住区景观设计.ppt

上传人:908951987 2021/11/1 文件大小:18.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住区景观设计.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项景观设计篇
第四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是城市中一切行为活动产生的基础。人们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都要回归到自己惬意的住区中进行休息、调整。因此,居住区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单介绍居住区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强调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方法。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组成
●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杂务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用地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属用地,包括其专用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道路用地
道路绿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的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
表1:居住区道路宽度
道路名称
道路宽度
居住区道路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道路
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组团道路
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园路(甬路)

●什么是道路红线?   是指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隔离带等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红线进行建设;沿道路红线两侧进行建设时,退让道路红线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交通安全等各相关规定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
●什么是建筑红线?   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
●在采暖区,由于要有暖气沟的埋设位置及其左右间距,建筑控制线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4m
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
绿地
表2 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中心绿地
名 称
设置内容
要求
最大服务半径(m)
居住区公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800-1000
小游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
400-500
组团绿地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可灵活布置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
第二节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求、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而影响到开发商和设计师对住区景观的设计有着更高的追求。在居住区的基本组成,规模等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以住区(包括居住区级、小区级和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点或面,以各级道路为线,采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和素材,对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景观设计的新趋势等内容进行介绍。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
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
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