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村先进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rabbitco 2021/11/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先进事迹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村先进事迹材料
一、强班子,建设村民拥护的坚强领导集体 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村内重大事情都经“两委”班子集体讨论才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整体效能。党支部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集体的整体素质。党支部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措施,聘请了一些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人作为村的聘用干部锻炼成才,并落实专人对其跟踪培养。通过“育才引才”,保证村两委干部后继有人。目前,村两委干部年轻有活力,8个两委干部中有2人年龄在35岁以下。 二、强队伍,注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 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任务和党建工作要求,召开党员专题讨论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发展党员工作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评比和 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注重组织党员加强学****提高素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党员电化教育片,对党员开展教育工作。完善配备“两机一室”,组织党员接受党课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对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造册登记,记录通讯资料和外出地址等方式来保持联系,每次的学****组织生活都提前通知,对不能回来参加的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寄发学****资料或补课等形式,保证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三、严制度,保证支部工作和谐高效 党支部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干部科学管理机制,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一是建立村两委干部考勤制度。要求两委干部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落实专人登记考勤,并与年终评优定奖挂钩。二是建立两委干部学****制度。每月组织不少于一天的学****学****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由专人记录存档。三是实行干部分工管理责任制。实行按岗位分工和按任务定员的办法,把全部工作分解到每位党员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四是建立廉政勤政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党员义务,清正廉洁,做村民公仆,不准做特殊党员,不准侵占村民利益或依仗职权为自己或为亲属谋私利。五是民主决策制度。凡是关系新农村建设和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都由“两委会”提出方案,交由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施行。六是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坚持每月更新公开栏内容,每月定期组织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对村财务进行审计,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谋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 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本村地缘优势,兴建了两个批发市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其中水果市场占地12万平方米,有300户批发商,年交易额超过80万吨,交易总额超过13亿元,已成为广东乃华南地区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是国家农业部的定点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的建成,带来了物流企业和运输业在奇榜驻足发展,也促进了全村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和房屋出租发展势头良好,成了全村集体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自1999年以来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集体收入从不足100万元到2006年达到857万元,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目前为止,全村土地资源等固定资产值超过3亿元,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空前增强。
五、抓大局,全力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党支部注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资源投放,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民心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落实集体分红,增加农民的收入。去年共计分红款达200多万元。二是搞好老年人的福利。对女性55岁、男性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退休金300元,重大节假日还给老人慰问补贴。三是积极发动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60%,一年最高可以报销12000元;对于特别困难的村民,可以申请困难补助金。四是 实施奖教奖学。设立奖学金,对参加高考并考取全日制大学的村民,实行一次性奖励5000元的奖学金。五是积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逐年加大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较好地实现了村内有小公园绿化,巷道有路灯亮化,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公厕无害化,垃圾日清化。 六、保稳定,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党支部把稳定农村,发展农村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旧村改造,推进“新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土地,更好地发挥奇榜村的地缘优势、商缘优势,推进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村”建设从1999年制定规划到具体组织实施,从办理报批手续,到招投标及旧村控制都广泛征集民意,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全体村民的大力配合下,整个“新村”建设分四期进行,计划建设新型农民别墅320座,用三年时间完成建设。